前幾年,《中國青年》發表了一個鄉鎮干部唐文杰的一封信《原地踏步的為什么總是我?》,信中述說了仕途中的艱難,倒出了一些苦水,同時表露出了渴望被提拔被重用的心情。近兩年來,集團正處在發展壯大時期,一批優秀的年輕干部得到組織的提拔重用,也有一批優秀的人才還未被組織發現并提拔。我在組織部工作十多年,以及到集團公司后的這兩年,遇到過一些類似的問題,跟大家一起探討交流一下。除了像唐文杰這樣倒苦水的外,還有一些干部,比如不管自己有無能力貢獻,達到年限就托關系說情要求進步,甚至是提拔不成找組織討要說法的;進步慢了對組織有怨氣,工作中消極懈怠,甚至是從中使壞的;崗位挑肥揀瘦,對組織調整有意見,甚至是不服從安排的;工作不勝任不愿退讓的,甚至對抗組織的。這些都是一些不好的現象。利用這個機會,我從三個方面談談面對職務升遷變動,我們該怎么做。
一、面對職務升遷變動,應對三個考驗
1.對企業忠誠的考驗。作為集團公司大家庭的一份子,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自覺置身于集團黨委這個組織之中,無論是提拔、是重用、還是平級交流、甚至是退下來,都是組織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發展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論平臺大小、崗位不同、職務升降,都要堅持講忠誠、講規矩,主動接受組織挑選,自覺服從組織安排。
2.對人品官德的考驗。“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官德就是為官者的從政道德,是一個人的人生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風的綜合反映。面對職務進退,要有“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把好的工作狀態和作風帶到每一個工作崗位上,把牢騷埋怨拋諸腦后,不能以一時的停滯、失意和“退步”判斷人生的成敗。
3.對境界胸襟的考驗。所謂“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在個人升遷上如果鉆牛角尖,一味地在職位、權力等問題上糾結、焦灼,往往只會加重失落感,導致郁郁寡歡,或者怨天尤人,這也不順眼,那也瞧不慣,這于人于己于家庭于工作于事業也都是不利的。對于我們每一個人,要成就個人對社會的價值,做出一番事業,都必須對個人的名利榮辱、進退留轉看淡一些、超脫一些。一個人若失去了“淡定”,就會被名利所困、被俗物所累,小則害己、害家,大則害眾、害公。
二、面對職務升遷變動,認識三個對待
許多人將自己得不到提拔,看到別人提拔了,歸咎于領導的不公,任人唯親,甚至認為是故意打壓自己。我覺得要正確處理好“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組織需要你干什么”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客觀全面地分析自己的能力,捫心自問:如果組織上交給我這副擔子,我能不能挑起來?領導要承擔責任,要創造效益,人才就是關鍵。領導也是人,能力精力也有限,誰不想用人之長,為自己分擔擔子,為企業創造效益呢。有的人往往不知道領導無時無刻都在觀察著你,考驗著你。領導會仔細分析你的工作能力,品質性格,人際關系等等,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以下三個問題。
1.正確對待組織。干部個人進步一靠組織培養,二靠自身努力。干部的崗位、職務變動只能由黨組織根據個人素質和工作需要來決定。個人服從工作需要、服從組織安排,是干部對待職務安排應有的正確態度。對那些講政治、顧大局、講擔當、表現好、服從組織安排的干部,組織上會作為干部考察的重要依據,有機會在以后的任用和使用上,優先予以重點考慮。反之,也會作為干部考察的重要依據,不予提拔和重用。組織提拔重用干部會重點考慮以下幾點:一是干部否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二是干部是否具有較強的綜合領導能力,三是干部是否具備良好的群眾基礎,四是干部是否具備較強的大局意識,而不是有些人認為的誰工作年限長就應該得到提拔,也不是誰完成了基本任務或者比別人多做了一點艱苦的工作就該得到提拔,更不是組織想提拔誰就能得到提拔誰。干部職級的排列像一座金字塔,越往上走職位越少,人人都要獲取高職位是不現實的,也無法實現每個干部“到點”就能提拔。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正視這一現實,要相信組織,理解和支持組織,對待職務升遷,應保持良好心態,不能怨氣十足、怪話連篇,甚至消極怠工。
2.正確對待他人。對待他人晉升要服氣,多從正面看待他人的進步和晉升,多看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別人能進步必然有長處:要么綜合素質更強,要么群眾更認可,要么崗位更合適,要么隊伍建設更需要??梢詫φ談e人的優勢多找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對別人的進步表示由衷祝賀與祝福,對其工作給予配合與支持,使自己變得更優秀,真正做到政治上過得硬、工作上有實績、群眾中口碑好,這樣才能為發展進步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3.正確對待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狂妄自大,要用一顆平常心看待自己。我們不能“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更不能“不把自己當回事”。組織對你的考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這時你也不把自己當回事,妄自菲薄,自輕自賤,不知進取,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工作,這恰恰證明別人對你的看法是正確的,這不是拿別人的“偏見”來懲罰自己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們希望職務一級一級往上升并沒有什么不對,只要動機正確,恰恰是一種積極進取的表現。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對于個人而言,干部對自己的進退留轉有些考慮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希望在調整中得到重用,能夠有更多機會和舞臺實現自身價值,也是無可厚非的。如果對個人的進退留轉想得過多,分心走神,心浮氣躁,影響正常工作,甚至采取了不守規矩,不合法紀的手段,則不可取。當然,大多數干部能夠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比如,有的年齡較大的同志主動讓賢;有的同志肯當救火員,勇挑重擔,愿意去矛盾糾紛多,任務重的地方,有的同志甘當革命一塊磚,只要組織決定,個人堅決服從,不講條件,家里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做到了“舍小我而利公、行大道而忘我”。
三、面對職務升遷變動,行動三顆心
1.堅守事業心,顧全大局。大家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深刻認識每個人工作的點滴奉獻都要融入到公司的發展之中,立足崗位、守好本職。要把心思放在如何做好工作上,不能搞職務升遷自我設計。試想,如果大家都能“設計”好個人的“升遷路線圖”,還要組織干什么?而且,如果人人各行其是、為所欲為,組織豈不成了一盤散沙?思想上認同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進步上依靠組織,這才是干部對個人進步最好的設計。正如鄧小平復出前對征求意見的葉劍英所說:“還是那句話,聽中央的安排吧?!?/span>
2.保持平常心,擺正位置。大家對待利益得失、進退留轉的態度,干部都在看、都在評,都在跟著學、照著辦。無論職務變動與否,要做到思想上不浮動、精神上不萎靡、工作上不懈怠,做擔當奉獻的示范表率?!疤岚沃赜玫摹币胸熑胃?,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做事?!捌郊壗涣鞯摹币袆撔戮?,盡快適應新崗位的需要,多方面培養自己的能力,開闊視野、增長才干,提高工作水平,在新崗位上作出新貢獻?!霸夭粍拥摹?,要堅守初心,做好本職工作,以優秀的業績來證明自己?,F在很多時候往往不是“人挑崗位”,而是“崗位等人、位置找人”。胸有平常心,幸福自然來。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今天你的理想、實踐、奮斗就是明天你的樣子。
3.常懷感恩心,弘揚正氣。無論你是副部長、部長、副總,總經理、董事長,每一次成長進步,每一次職務升遷,都離不開組織的培養、領導的支持和同事的信任。如果把這些都歸結為是自己有多大的本事,都是依靠個人“單打獨斗”才得到的,那是非常錯誤的。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用心干工作;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平衡自己;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事業有成;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感到幸福。所謂感恩,就是飲水思源。對于大家來說,公司是一個發展平臺,先不說公司提供了一個發揮作用、展示能力的舞臺,至少給了大家提供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有人說,人挪活,樹挪死。一個員工因為得不到重用就離開公司,就像一個士兵當了戰場的逃兵,這種人,到哪里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劉伯承元帥講過“離開黨,我們這些人,都不會搞出什么名堂來?!?/span>離開了組織,干部個人就是離群的一只孤雁,能力再強、本事再高,也不可能有任你翱翔的那一片廣闊天地。
(你如果是塊寶,遲早會有人發現,說不定還會放在架板上,給下面放塊紅布墊上,你如果是塊土豆,走那都只能滾蛋,不會改變,扔地上人家都懶得用手移動,會用腳去撥動。一個人一輩子磕磕碰碰的事總是難免的,但再怎么倒霉,也不能糟蹋自己,不管受多大委屈,都不可灰心,更不能去躲去逃,這山望那山高。就像這種莊稼,周圍環境再不好,也不能荒廢,只要人勤,總會有自己的收成。)
最后,用《大學》上一句話送給大家?!爸苟笥卸?,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span>知止,就是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有定,就是樹立堅定的志向。意思就是“知道自己可以達到的境界目標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